
成庄矿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绿色为笔,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打造生态文明矿山,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
绿色为“笔”绘丹青

“路在绿中、楼在园中、人在景中”,是大家对成庄矿的赞誉,也是成庄矿人数十年来孜孜以求的生态图景。该矿按照乔、灌、花、藤、草和谐配置、统一建设的格局,持续开展矿区绿化、美化、亮化、净化工程,先后种植草坪30余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35.79%,绿化率达99%,营造了“春有鲜花、夏有浓荫、秋有色叶、冬有新绿”的美丽景象。
成庄矿能够成为世外仙乡,吸引八方来客,得益于多年来坚持绿色发展,打造宜居家园的总体工作思路。该矿每年组织人员对矿区绿地循环浇灌,补种苗木,播种草坪,为树木、草坪修剪整形,使矿区美景始终生机盎然;环境卫生坚持一日两清扫,主要道路及矸山煤路一日至少吸尘4次,洒水6次,确保矿区干净整洁;建立各危险废物产生、收集、转移等管理台账,做好危险废物年度申报、业务培训、应急预案编制及应急演练等工作,坚决杜绝环境污染事件;坚持“管业务必须管环保、管单位必须管环保、管区域必须管环保”原则,成立环保督查组,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环保政策、法律法规、标准、技术规范、环保文件要求,紧盯现场、严格防治,推进高水平绿色矿井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降碳为“墨”写和谐
日前,该矿3#风井矿井水处理工程已接近尾声。据了解,此矿井水处理站投运后,缓解了四五盘区井下生产用水量不足与井下小窑水密闭墙前涌水量急剧增多的矛盾,处理后的矿井水不仅全部供给井下生产用水,还可供给地面生产生活利用。多年来,成庄矿不断升级改造、扩建污水处理站,将煤炭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矿井水,经调节预沉、絮凝斜管沉淀、过滤和消毒以及瓷砂过滤、反渗透处理后,用于井下生产、地面绿化、洗车、道路洒水等,使原本是污染物的矿井水变成了宝贵的水资源,每年可节约用水量200万吨以上。
该矿严格落实能耗“双控”年度目标,逐月统计能耗数据、监管能耗情况,每季度对节能目标、节能管理情况进行总结分析,查找不足,整改提升。同时,动态对锅炉、电机、变压器、风机、空压机等主要用能设备能耗水平进行摸排,对标先进、改造升级、更新换代,不断降低基准水平以下产能比例;定期做好能耗在线监测系统的维护与维修,及时对水耗、电耗等数据进行实时监控、收集、分析、汇总,提升节能管理水平,促进节能降碳;始终遵循循环经济“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建成了瓦斯、煤矸石、矿井水资源化的循环经济微观体系,提高了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使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

科技为“翼”谱新篇
在成庄矿调度指挥中心,电子大屏上跳动的画面揭示着科技解锁的“绿色密码”。随着矿井智能化建设步伐加快,万兆工业以太环网进入井下,“看得见、看得清、看得懂”的可视化远程监控视频实现了重要岗位全覆盖;视频AI分析系统让各种数据实时传输、实时分析处理;一处处粉尘监测系统、智能喷雾降尘设施开足马力,让粉尘“无处遁形”,守护着矿工们的生态家园。
该矿在各个风井建立集中控制中心,将数据高效传送至设备终端,铺就设备与设备、设备与系统、系统与系统、系统及软件各功能模块间互联互通“高速路”,将主运胶带机、主通风机房等重要岗位的“无人值守、专人巡视”模式变为现实,大幅降低了人工成本;以“大数据”互联为基础,不断优化风井“一张图”监控平台、井下无线通信网络和数据中心功能,实现生产数据融合共享,培育了新质生产力,点燃了矿井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立足矿井长远发展,该矿针对围岩变形、瓦斯、煤柱变化等进行数据监测和综合分析,不断优化掘进施工方案,形成了具有成庄矿特色的小煤柱沿空掘巷协同控制技术、厚煤层无煤柱开采技术;在大采高工作面开展无煤柱开采技术试验,首创小断面留巷无煤柱开采工艺。此外,该矿今年又启动了3号煤无煤柱自成巷沿空留巷技术研发项目,不断将绿色开采变成实实在在的资源回收效益,助力企业走好清洁、高效、低碳的绿色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