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庄矿将技术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先手棋,紧盯制约安全生产的瓶颈和短板,坚持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不断攻克一道道难关,为“六型”精品矿井建设注入活力。
该矿矿井受地质条件及服务年限影响,两帮煤体破碎,导致锚索钻孔内容易破碎,锚固剂难以顺利送至孔底,制约锚索施工效率。作为生产技术部设计组组长的王龙龙,主动扛起解决这道难题的重任,想方设法寻找着解题思路。在他翻阅一份17年前的矿井井下工业性试验研究报告时,偶然间找到了解决问题的灵感。
围绕锚固剂无法顺利到达锚索端头的核心问题,王龙龙积极借鉴前人经验,提出了以孔底注浆代替锚固剂的想法,开始了他的创新改造。为把想法落地,他经过深思熟虑,将改造分为两步,首先将锚索与注浆管绑定,同时送入孔底再注浆,达到锚固锚索端头的目的。然后,在锚索除端部以外的地方,套上一圈保护管,通过两端部密封,避免注浆液流入锚索的自由段。
新方法试验的第一天,王龙龙主动来到施工现场,严密关注施工的每一个细节,随时调整施工参数,现场协调解决问题,助力新方法快速落地见效。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使用新方法施工一根锚索的时间缩短至原来的三分之一,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
试验成功后,王龙龙将这套方法总结为《破碎煤岩体中提高锚索锚固力方法》创新成果,荣获了成庄矿小改小革一等奖。但王龙龙的研究没有停歇,他说:“这套注浆代替锚固剂的办法,确实提高了施工效率,但也不是完美的,保护管的密封上还待改进,我也正在寻找最佳方案。很多创新并非一蹴而就,我会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