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创新 - 正文

匠心传承 创新引领


——记同发东周窑煤业公司“叶志勇职工创新工作室”

打印本页

字号:

日期:2023-06-19

来源:晋能控股集团网站


  在煤业集团有这样一支创新团队,他们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和个人技术特长,为生产一线提供技术保障,创新成果先后荣获全国能源化工科技创新一等奖、全国煤炭工业协会五小创新三等奖 、全省“五小”创新大赛优秀成果二等奖及集团公司科技进步奖等,他们便是同发东周窑煤业公司“叶志勇职工创新工作室”。

  迎接挑战,笃定前行。该创新工作室成立于2014年6月,由机电副总经理叶志勇牵头,成员由张秀德、李国栋、张腊军、王爱明、狄飞等“技术大拿”和10余名技师组成。近三年完成了700余起应急事故和常规故障的处理和维修,为公司创造间接经济效益达上千万元,成为矿井安全生产的一支攻坚力量。今年2月,工作面试生产期间,因SL-500采煤机变频器故障,直接影响工作面采煤机的正常工作,工作室王爱明和张腊军两位导师接到任务后,立即赶赴现场,查找故障,最终发现变频器先导回路线路老化、触点虚接。经过他们的判断、分析和更换,仅用了一个检修班的时间,就恢复了机器正常运行,为全队的试生产赢得了宝贵时间。

  志存高远,不负众望。该工作室充分发挥团队整体技术优势,积极推广使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尤其是在全公司机电管理、设备故障处理、电气技术维修上,工作室发挥了积极作用。德国贝克控制系统、西门子ABB变频器、德国马丁清扫器等先进技术已经转化、应用到矿井生产一线,同时,他们深入井下大搞技术创新,其中10多项成果已应用到井下生产现场;他们加大技术革新、小改小革力度,近三年共完成科技项目22项,其中10项获得集团公司科技进步奖和技术革新奖。特别是与利泰公司共同研发的“ZD13000/27.5/42特种液压支架在综放工作面下端口上隅角的应用”创新项目正在向山西省能源局申报专利。此外,井下供电系统防越级保护(广域保护)技术研究与应用创新项目,保证了矿井供电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彻底解决了前期供电越级跳闸故障,为矿井安全生产起到促进作用。仅此项改造项目,为公司节约资金1000多万元,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匠心传承,培育人才。该工作室根据公司实际生产需求,从各单位选拔人才,由人才培养评审委员会审定确定师徒关系,签订为期一年的师带徒合同。师带徒人才培养分为理论培训、实操培训和结业考评三部分。一年期满后,由该工作室出试卷,培训中心组织徒弟进行理论考试,理论考试合格后,由工作室组织实操考试,评审委员会现场打分,最终评审委员会根据人才培养计划对师傅和徒弟进行评定,结合理论及实操两项成绩,决定师徒培养是否合格。通过“师带徒”等活动为基层区队培养出80余名技术骨干,分布在各基层区队,为公司安全生产和高效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技术保障和人才支撑。他们紧紧围绕安全、专业、创新、素质、管理五个方面,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开展岗位操作技能培训,培养实用型技术人才,全面提升员工的创新能力。

  “叶志勇职工创新工作室”近三年来共举办各类培训班80余次,培训480余人次,为矿井安全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修旧利废,节约成本。该创新工作室主动请缨为公司修旧利废,他们仅用从市场上购买的十几元的小配件,就修复了价值几万乃至上百万元的电气设备,用几小时修好需外委或外购配件耗时几十个小时的机电设备。工作室自成立以来,共修理开关、磁起、移动变电站等机电设备300余台,高爆开关120余台、低压开关170余台、贝克语音装置150余部,各类泵站控制器80余台,节约资金4500余万元。目前针对一些进口电气设备,他们正在探索着自行维修,为公司节约外委维修费用600余万元,而且缩短了维修周期,保障了矿井安全高效生产。同时,他们还对全公司废旧电器进行修旧复用,上半年先后修理贝克语音装置30部、各类泵站控制器20余台、电缆头10余个,为公司创效20余万元。

( 作者:杨永华 李慧 责编:杨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