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集团要闻 - 正文

四老沟矿:奋力奏响企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双赢”乐章

打印本页

字号:

日期:2023-08-03

来源:晋能控股集团网站

  入夏,伫立在四老沟矿东山顶,满目葱笼,绿意盎然,矿在绿中,更在景中。近年来,为了答好生态文明建设这道考题,四老沟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积极制定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坚持煤炭资源开发与生态环保综合治理同步进行,打好治气、清水、净土环保“组合拳”,全力实现企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双赢”。

精准治气,养好生态之肺

  一座可呼吸的矿山,是最有生命力的矿山,减少废气粉尘排放是对矿山生态“肺功能”最好的保护。

  为了有效控制煤粉尘的排放,保证矿区大气质量,该矿结合煤炭生产和洗选的实际需要,积极完善各类环保配套工程,先后建成全封闭的原煤储煤筒仓、精煤筒仓,并改造了运煤装车线,确保从出井到装车煤不外露、尘不扬溢。

  以往,冬季锅炉的废气排放是影响空气质量的关键因素。为了减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废气排放,该矿利用“两区”拆迁后的废址,新建2台130蒸吨锅炉的集中供热锅炉房,供热区域覆盖多个生产、生活区,总面积达到208万平方米。同时,全面淘汰供热区域内原有的48台煤链条锅炉和4台燃料热风锅炉,每年可减少烟尘排放量10吨、二氧化硫排放量60吨、氮氧化物排放量52吨,不仅改善了矿区空气质量,还节约运行及燃料成本达到30%以上,实现大气保护与经济效益最大化。

净源清水,绘就绿色画卷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潺潺流水身边过,是广大矿山职工群众对生活环境的由衷向往。

  地处口泉河畔的四老沟矿,为了还原口泉河清澈见底的景象,该矿大力实施河道综合治理。结合雨季“三防”的安全所需,大力实施治污、防洪除涝、生活垃圾场治理等配套工程,及时清掏生活污水沉淀池,疏浚河床水道。同时,加强生产、生活各个方面外排废水COD指数和污染物源头监测控制,确保排放达标。

  除了控制过程,从源头上做到零污染排放,也是净源清水的关键环节。该矿建成了采用新一代污水处理工艺、日处理可达3000立方米的矿井水处理厂,对工业废水进行无害化、净化处理后,全部输送到高山水库和中水回用库,作为洗煤和厂区的清洁用水,进一步实现循环利用。每年不仅可节约73万立方米水资源,还能从根源上保证口泉河的水质。

  “现在的河湾,河道宽了,流水也变得更加清澈。每天在上下班路上都能看到这样的景色,心情别提多舒畅了。”一名在矿上居住的职工欣喜地说道。

植绿净土,擦亮矿山底色

  “始终以绿色为底色,不断擦亮矿山绿色背景,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蓝天碧水、青山相待、白云相爱,也是广大职工群众们对生活环境的美好期盼。”四老沟矿环保中心主任王新让在接受采访时说道。

  坚持用绿色涵养企业气质,改善职工工作生活环境面貌,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近年来,为了还原矿区的山体原貌,恢复绿色功能,该矿集中人力物力,下大力气先后对三井沟矸石山、南羊路矸石山、西窑沟矸石山进行了以闭库治理、黄土覆盖、矸石造台、新建排水沟、种树植绿为主的生态恢复,先后治理补绿面积近20万平方米。同时,栽种新疆杨、云杉、海棠、苹果、西梅、太阳李等各类灌乔木20000株;种植丁香篱914平方米、柠条4093平方米、苜蓿5046平方米,并修建了1500多米的配套挡矸坝、导洪渠等工程,为矸石山重新披上了绿衣。

  原“两区”搬迁后的东山、西山居民区断壁残垣,乱石林立。该矿经过综合调研,因地制宜对“两区”废址集中进行景点化改造。平整巩固坡地、黄土覆盖、密集植被,开辟果木绿植林,架起两山联络栈桥,修建步行登山小径……在此基础上,还搭建了四座山间休憩凉亭、东山观景台和无线广播系统,过去的矸石山如今变成了绿色花园,为职工群众打造了健身休闲的好去处。

  通过大气治理、矸石山修复、矿井水处理等一系列环保重点项目的推进,矿山整体生态环境质量大幅提升。矿区内“显山、见绿、亮光、闻声”,呈现出一派树木成荫、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

  高颜值的矿容矿貌也“圈粉”无数。朋友圈、抖音、快手等自媒体平台上,经常可以看到职工家属在矿区拍摄的视频,许多退休职工们也纷纷结伴来矿上观光“打卡”。

  着力打造绿色矿山、生态矿山、宜居矿山,为企业不断擦亮生态底色。四老沟矿将继续保持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瞄准“双碳”目标,笃行不怠,奋力奏响企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双赢”乐章。

( 作者:康建国 )